来源:参考消息 2008-09-05 09:30:06
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但中国许多地方的中小学“择校风”却似乎没有一点停息的迹象。国外是否也存在类似的“择校”现象呢?要从制度上刹住“择校风”,国外又有哪些做法值得借鉴?
美国:“择校生”比例仍不大
近年来,国内中小学择校问题日渐突出,许多学生家长绞尽脑汁,不惜代价让自己的孩子进入重点学校。与国内“择校成风”的状况相比,择校在美国似乎并不是一个让大多数家长操心的事。
实行就近入学原则
美国从小学到大学都有公立和私立学校之分,从理论上讲谁都可以选择让自己的子女上公立或私立学校,但实际上由于私立学校学费昂贵,并非一般家庭所能承受,多数美国家庭仍然选择让自己的子女就近上公立学校。
美国的公立中小学都实行按家庭所在学区就近入学的原则,居住在某一地区的居民其子女原则上只能到附近的某一所或几所学校就学,一般不允许自行择校。以美国最大的城市纽约为例。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阶段上学都遵照“就近入学”的原则,纽约市教育当局将全市划分成几十个学区,然后按照住所到学校的距离、交通状况、学校设施利用情况、社区具体需要等因素决定居住在某一地区的学生上哪一所学校,没有特殊原因的一般不能跨区上学。
在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美国近年来在基础教育改革方面有了较大举动。尽管各地的方法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大体上的共同特点是:将标准化考试引入中小学,并对各校在英语、数学等基本科目的成绩进行考核排序,然后根据考核结果采取必要改进措施。而允许学生择校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局尝试鼓励择校
在过去的几年中,纽约市每年都有10%到20%的公立学校未能达到联邦政府“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规定的标准,经排名后被定为“需要改进的学校”。某一学校一旦被列入这样的名单,校方就必须允许家长将自己的子女转到该校附近属于本学区的其他公立学校就读,或者提供免费的课后辅导。采取这一措施的初衷是要给那些在教学质量太差的学校就读的学生再一次选择的机会,促进学校竞争,从而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但由于可供选择的范围有限,且仍在同一学区,因此想转学的家长并不多,而最终如愿的就更是少数。
还有一种情况是,在过去的一二十年中,美国许多大城市的中心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落,导致大批中产阶级家庭迁移到郊区居住。由于学区经费来源于区内居民财产税,这一人口构成上的变化也导致了教育资源分布上的改变,进一步拉大了不同学区之间在教育质量上的差距。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美国的教育当局也尝试鼓励择校。但尽管有关当局对择校采取了支持的态度,总体上择校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仍不大。一些教育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许多美国家长让子女上名校出人头地的意识并不强,他们一般尊重子女的意愿,让他们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而美国丰富的教育资源,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也为美国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机会。
亚裔移民注重择校
但也有人指出,美国家庭实际上是通过选择居住地来间接实现择校的,那些十分在意子女上什么学校的中产阶级家庭早在租赁房屋、置办房产时就考虑到学区的因素了,或者干脆选择让孩子上私立学校。
此外,美国的一些公立学校因奉行某种特定教育理论或者在课程计划方面独具特色,而成为不受就近入学原则制约、可面向全社会招生的教育机构。在纽约就有几所这样的学校,它们面向全市初中公开招考,择优录取,具有择优特权,因而被称为“特殊高中”。这些学校有的拥有多年办学的历史和优越的办学条件,有的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有突出特点,因此吸引大批学生报考,每年都有几万名考生争夺这六七所高中的数千个名额。近年来,随着注重教育的亚裔人口的增加,报考这些特殊高中的竞争更是日趋激烈。
亚裔移民在定居美国的同时,也给美国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绝大多数亚裔移民在子女的教育上舍得投资,肯花时间和心思。他们在买房子的时候,学区的好坏是首要的考虑因素,他们往往宁愿在其他方面节省一些,也不惜花高价在好学区置下房产,好让自己的孩子能上个好学校。而一些来美国时间不长,经济实力尚不雄厚的新移民不得不通过在好学区租房,甚至借用住在好学区朋友家的地址让孩子跨学区择校上学的变通办法。□本报驻纽约记者王波
德国:不同阶段看“择校”
德国的中小学教育体制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制度设计上与世界上多数国家存在着较大差别,但德国并不存在家长想方设法为孩子“择校”的现象。
小学就近无需择校
德国的小学也叫“基础学校”,学制一般4至6年。由于没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孩子上学不存在选择学校的问题,一般就近入学。只要孩子达到上学年龄,无论是本地人、外地人、移民或者外国常驻德国工作人员的子女,不经过任何考试就可申请进入距居住地最近的小学学习。
德国的小学阶段,课业非常少。老师会经常组织学生们到野外散步,或者踢球、看电影、参观博物馆等。学生们通过这些活动,掌握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宽松的教学方式不等于放任自流。每个孩子的平时表现和成绩都会被老师一一记录在案。期终,家长会收到孩子的成绩单。除各科成绩外,还有老师的评语。
中学分流成绩决定
在德国,学生们根据小学阶段的平时表现和成绩,选择进入不同类型的中学。主科平时成绩是选择中学的关键。另外,日常提问、回答问题、与同学合作、反应能力、动手能力等同样是决定所升中学的重要因素。
德国中学主要分完全中学、文理中学和实科中学三类,还有少部分人进入综合中学。多数普通成绩的小学毕业生进入学制5年的完全中学,毕业后多接受职业教育,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技师、绘图员等蓝领阶层,也有较少人通过努力进入大学深造。小学成绩中等的人进入实科中学,6年毕业后就读专科学校。他们毕业后主要从事职业教育、护士、试验员或银行职员,也有的经过文化补习通过资格考试后进入应用技术大学,毕业后成为较高级的技术人员。只有小学成绩特别优秀、各种能力和表现良好的小学生才能进入学制9年的文理中学,这类学生比例只在30%左右。9年后他们通过毕业会考,获取直接进入大学的资格。也有些文理中学的毕业生并不急于上大学,而是根据自己的志向接受职业培训,积累一定实践经验后再上大学。[!--empirenews.page--]
职业教育选择多元
在德国,大多数完全和实科中学毕业生选择接受职业教育。据中国驻德使馆教育处所作的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德国16-19岁年龄组的青少年中,60%-70%的人接受相当于中国高中层次的职业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以及就业之间的桥梁。
职业教育形式和学制五花八门,其中“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最主要、最有特色和普及面最广的形式。“双元制”即学校和企业合作开展的职业教育,为期3年或3年半。根据要求,学生除在校学习理论课之外,还要到企业接受实训教师(师傅)的实践技能指导,他们的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学徒。学徒期结束后,通过行业组织的职业资格考试,可以获得各州均承认的毕业证书。毕业生既可选择就业,也可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本报驻柏林记者张碧弘
日本:基本没有“择校”现象
日本在义务制教育阶段大力实施平等教育,均衡各公立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并通过一定的私立学校作为补充,基本上没有“择校”现象。
教育资源分配公平
日本也实施九年义务制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中小学全部免费并实施平等教育。所谓平等教育,就是义务制教育范围内的适龄学生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由国家提供公平入学的机会,保证公平竞争的环境,保证各学校最基本的办学水平和质量。
日本的基础教育基本上由市、町、村政府负责,但是国家补贴负担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员工的人头费开支,以避免各地因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而造成的不公平,保证全国的受教育者都享有平等的教育。
学校基本教学设施也大体相同。只要有一所学校,无论这所学校的规模是大是小,在校学生是多是少,都必须具备办学的必备条件和设施。甚至有些残疾儿童的就读学校,如东京都立品川聋哑学校,仅有几十个学生,也同样建有游泳池和音乐、美术、劳动技术课等实践活动室,并且各类器材齐全,更让人难以想像的是还建有一座可容纳上千人的室内体育馆。
教师队伍均衡规范
日本公立学校的教师一般都享受全国统一的公务员待遇,因此为教师跨校际进行交流打开了方便之门。公立校长不得连任,连任者需在校际之间轮换。而教师在6年内一般都会流动一次。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对提高教师素质和工作热情、积累丰富经验以及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保持学校之间的发展水平均衡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偏僻地区薄弱学校状况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
日本义务制教育阶段,执行统一、规范的教学要求。日本国家在调剂各地教育经费的同时,制定整个教育的大政方针,决定教学内容、颁布教学大纲、提供教科书,各学校学习的内容都根据文部科学省制定的《学习指导纲要》制定。每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此为基准,由教学科目、道德教育及特别活动三方面构成(特别活动相当于我国的第二课堂活动),这样就使得全国的基础教育基本上能保持一个比较齐整的水平,实现了全国各校之间的教育教学均等。
区域择校空间不大
日本公立义务制学校入学一般不需要考试,学生划区域就近就学。东京都区域内,虽然有文京区、品川区等开始引入了区域内择校的体制,但是由于各公立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大体均衡,因此择校的空间并不大。
日本平等教育整齐划一,但是也有问题。比如跟不上的学生勉为其难也要跟上,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校吃不饱也不能“加餐”。同时由于在公立学校均衡教育资源以后,学校之间的竞争不足,加之普遍引入了“宽松教育”,公立学校学生学习能力普遍下降,引起了家长们的不满。为此很多家长除了让孩子上课以外,还得花钱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而另外一些经济宽裕的家庭则会干脆选择收费较高的私立学校。□驻东京记者钟沈军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