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升小 > 教育新闻 > 正文

入学指导:好学校不是加强险

来源:《家庭教育-中小学生家长》 作者:刘崇福 2008-08-29 09:40:45

说两句

  在孩子们真正独立踏上社会之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无疑是最主要的教育手段。然而,有不少家长却认为只要把孩子送进好的学校,就为孩子的教育投上了加强险,由此忽略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再加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就业压力和行业竞争加剧,很多家长更是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学校,自己忙于工作,甚至与孩子相隔两地,一年见不了几次面。孩子没有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思想上与心灵上都不健全,于是就造成了学校埋怨家长、家长又抱怨学校的尴尬局面。

  不可否认,学校教育对人才培养起着主导作用,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学习文化知识,懂得纪律规范和劳动义务,接受团队精神和优秀品质的培养。但由于教育体制的限制,即便现在倡导素质教育,升学的压力和竞争也并没有减轻,因此,学校仍过分强调书本知识和应试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捉襟见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依然是学校教育的重头戏,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由此可见,学校教育并不是万能的,其中的缺陷需要靠别的教育形态来弥补,其中,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家庭是孩子们成长中的主要场所,家庭成员的素质和教育手段影响着孩子的为人原则和方式,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如何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效结合、达成一致,并探索建立起一种有效的沟通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两者究竟该如何配合呢?以下是一点粗浅的看法。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模式。这就要求家庭成员之间要养成经常沟通交流的习惯,以理性和理智的方式处理家庭矛盾,欣赏孩子而不是强加暴力和压力。学校在对孩子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要善于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发掘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其次,要建立稳定高效的合作机制和沟通渠道。要充分利用家长会、家访等有效直接的途径,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和学生学习任务的支持与配合,并通过这些途径,掌握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解决特殊学生的实际生活困难和心理障碍等。经过双方的沟通,学校与家长双方可以就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等诸多方面达成共识。

  最后,要探索更多的新形式来促进家校合作。已经有学校尝试定期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甚至邀请部分有条件的家长做班会主持。还有教师已经利通过互联网与家长建立了更多直接有效的沟通渠道。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与学校之间一定可以找到更好更有效的合作途径,共同为孩子的培养担负起自身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