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升小 > 教育新闻 > 正文

孩子要上学了,老师和家长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

来源:空军大连蓝天幼儿园 作者: 2008-04-16 14:39:02

说两句

  《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任务应是向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为入小学打好基础。”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从离开幼儿园,到走进学校做一年级的小学生,虽然只有两个月时间的差别,但是,却从心理和生理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尤其是许多孩子对上学的心理准备不足。目前,从我国各地区的幼—小衔接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许多“脱轨”的现象。有的教师和家长只重视让孩子吃好、穿好、玩儿好。然而,却忽视了对孩子们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和家长只重视幼儿成为“饱学之士”,却忽视对幼儿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还有的教师和家长不能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上学意识和端正上学态度,使不少孩子害怕上学。怎样才能让孩子们从身体上和心理上做好上学的准备呢?怎样使幼小衔接不成为一句空话呢?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幼儿教师和“准学生”家长面前的一件大事,为此,我们空军大连蓝天幼儿园的老师和家长为孩子们做了以下的工作:

  一、幼儿园老师为孩子们做的工作

  (一)带着孩子们走出幼儿园

  幼儿园应该经常组织学前班的孩子们到幼儿园附近的学校参观。在参观学校之前,教师应该先向孩子们介绍一下学校的基本情况,如:校园的各种设置、学生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学校应该遵守的校规、校纪等情况;在参观的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们去感受学校生活和幼儿园生活的不同。如:幼儿园的学习活动都是小朋友围着老师坐成一圈儿,一边玩儿一边学知识,而学校的学习活动都是老师站在讲台上,学生们一排一排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听老师讲课。下课的时候,学生们可以不用老师组织,自己自由自在的玩耍,不像幼儿园的小朋友,出去玩儿的时候老师都看护得很精心......让孩子们感受学校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之处。从而激发孩子们渴望上学的积极性和渴望当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二)把学校的学生请进幼儿园

  当孩子们通过参观学校生活,对学校生活有了初步的认识以后,教师就要做下一步工作了。这一项工作就是把从本幼儿园毕业,走进学校生活的一年级小学生请进幼儿园来。在“请进来”这一环节中,老师要涉及以下几个步骤:(1)及时引导孩子们向大哥哥、大姐姐们提问题。如:有的孩子会问:“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能听懂吗、上课的时候可以随便讲话吗”、有的孩子会问:“同学之间有打架的吗、做不完作业老师会批评吗”、海有的孩子会问:“在学校生病了怎么办、家长下班晚了没有人去接怎么办......”大哥哥和大姐姐们会把自己一年来在学校的生活经历讲给小朋友们听,如:“上课的时候眼睛一定要看着老师,一定会听得懂老师讲课的”、“同学之间都不打架,都很团结友爱,有困难的时候大家都能互相帮助”、“在学校生病了老师会及时给家长打电话的,老师也会及时把学生送进医院”、“学生回家是一定要完成作业的,一年级的作业不多也不难,一会儿就作完了”、“家长接得晚可以在学校的寄托班里看图书、下棋、绘画;或者出去做游戏......”(2)请大哥哥和大姐姐们为小朋友们操作整理书包的演示。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大哥哥和大姐姐们对书包的整理和自己操作整理书包的过程,让幼儿了解学具在书包里的摆放顺序,教幼儿掌握整理书包的一般技巧,教幼儿懂得爱护书本是小学生的责任的道理。(3)请小学生为小朋友表演上课的坐姿,回答老师提问的动作,朗读课文的声音以及下课的时候学生怎样到操场上自由的活动的情景等。在这一环节中,幼儿的提问达到了无话不问的程度,学生的回答也到了有问必答的程度。在这一问一答的过程中,不仅消除了一部分的孩子“恐惧”学校生活的心理反应,而且大大促进了孩子们渴望上学,渴望当一名小学生的愿望和情感,为孩子们顺利地进入学校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二、幼儿家长为孩子们做的工作

  孩子要上学了。这是每一个家长都要面对的问题。作为家长,没有任何人比他们对孩子的上学问题更关心了。家长担心孩子上学的问题和孩子们害怕上学的问题几乎是同一个问题。如:许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能不能适应高速度、快节奏的学校生活?从未离开过家庭生活的孩子,在远离家人的学校里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过程?作为家长,在孩子对上学还缺乏自信的时候,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流露出为难的情绪。首先,家长要在孩子进入学前的教育阶段,就应该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如:孩子的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孩子的作息时间、孩子的各种生活能力(自我管理、与他人交往、应付突发事件、安全意识等)、孩子的心理素质等。其次,家长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带着孩子到附近的学校去“体验”学校的生活。如:鼓励孩子早晨与学生一起走进学校,让孩子体验学生上学的快乐;经常带孩子一起去观察学生的上课情景,让孩子去感受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鼓励孩子大胆的与下课的学生们在操场上踢球、跳绳、做游戏......每一次带孩子到学校“体验生活“之后,家长都要精心设计几个问题与孩子进行交谈。让孩子把自己对学校生活的心理感受讲给家长听。家长通过与孩子的交谈,可以掌握孩子在心理上对上学的感受,以便进一步对孩子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培养。再次、家长应该对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如:早晨几点起床、起床后第一件事情应该做什么?第二件事情应该做什么......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里以后,应该做哪些事情是最令家长头痛的。然而,这又是一个最能训练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的好机会。家长一定要“理性”的安排好孩子离园回家的这一段时间。给孩子规定合理时间,做应该做的事情。如:给孩子一点看少儿节目的时间,给孩子规定一定的学习时间,大约30分钟左右。在这一段时间内,家长尽可能的离开电视机,并且放下手中的工作,陪着孩子一起认认真真地完成这30分钟的学习任务,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意识,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还要鼓励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为孩子顺利地走进学校生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三、幼儿园和家长共同为孩子们做的工作

  家庭和幼儿园配合,共同担负起对孩子进行入学前的培养工作很有力度。在实践中我们确实看到了许多孩子通过家园双方的共同配合,消除了恐惧上学的心理反应。例如:有一个从小由奶奶带大的男孩子,一提起上学的话题他就哭,并且每一次都哭得很伤心,原因很简单,他害怕上学的时候奶奶不在自己的身边,他害怕上学的时候家里没有人去接他,他害怕上学的时候听不懂老师的讲课......有一次,一个孩子告诉同伴妈妈给她买了一个新书包,是准备上学用的,这个男孩子听了以后,偷偷的跑到卫生间把门插上了,自己躲在卫生间里嚎啕得大哭一场。为了引导这个男孩子树立上学的意识,我们幼儿园和家庭对这个孩子采取了家园一致性的培养措施。如:提醒家长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同时,多带孩子到附近的学校走一走、看一看,引导孩子熟悉学校周围的环境,鼓励孩子多接触学校周围的小学生,父母休息的时候多带孩子到学校去体验校园生活等等。通过一段时间的家园密切配合,这个男孩子逐渐提高了“我能上学了”的自信心。当我们请来小学生回幼儿园介绍学校生活的时候,这个男孩子还大胆的向大哥哥、大姐姐们提出问题:“放学的时候学校让奶奶去接吗”、“学生的作业多吗”、“老师讲课能听懂吗......”从这一环节上可以看出,幼儿园和家庭紧密地配合起来,是对学前班的孩子进行入学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empirenews.page--]

  四、建议

  (一)对孩子进行入学前的培养,应该在“度”的范围内进行。无论对孩子进行哪一方面的训练和培养,都不能超出这个范围。老师和家长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根据孩子的差异,因人施教,缺什么,补什么。

  (二)对孩子进行严格要求时,应该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水平,如果超出了这个水平,一方面会给教育带来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会影响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