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7-12-26 16:59:52
父母是人生的启蒙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儿童性格、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都与父母的教育息息相关。但现实的家庭教育中,往往缺乏父亲的参与,研究表明父亲角色的缺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一位科学育儿热线的工作者在谈到自己的工作时感叹说,自其科学育儿热线开办以来,95%以上的咨询者均为孩子的母亲,很少有父亲打进热线咨询育儿的问题。对100位父亲的调查显示,有65%的父亲承认没有做到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东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中心分别从日常生活、学习生活、学校生活、休闲以及其他五方面,随机调查了长春市3-13岁儿童的父母共360人。结果发现,在这五方面,特别在与母亲角色参与程度的比较中,父亲角色参与明显不足。在学前儿童中,父亲对“你每天陪伴孩子多少时间”的回答与母亲的回答相差悬殊,30.4%的父亲承认自己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不会超过1个小时,而只有5.7%母亲有类似的答案。
好父亲应陪伴孩子成长父
母对孩子的教育存在角度、内容、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而就是这些教育的差异性才使父母从互补的角度对孩子产生不同影响,父母角色缺一不可。
就交往的内容而言,母亲常花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的生活或辅导孩子学习;父亲则花较多的时间与孩子游戏。
就交往的方式而言,母亲更多地搂抱孩子,与孩子进行一些亲昵的活动;父亲则更多地与孩子一起玩耍,做一些较剧烈的、冒险性较强的活动。
就情感而言,母亲使孩子更可能拥有细腻的、丰富的情感,而父亲会促使孩子表现得更坚毅、果断、深沉。
另外,父母教育的这种差异性也会影响孩子性别角色的确立。孩子能分别从父亲和母亲那里观察、模仿并学习到合适的言行举止,顺利形成性别角色。现代科学在探索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发现,当孩子进入幼儿期后,他们便开始把注意力转向父亲,开始对父亲那粗犷的形象感兴趣,并需要从父爱中感受力量和刚毅,而且这种需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日益明显。美国1998年6月的《父母》杂志中,曾有过一些具体的描述:父亲跟母亲是不同的,父亲更爱与宝宝玩闹,对宝宝的推动作用更大,对宝宝的约束更多,使宝宝更接近社会,为他走进现实世界作准备。
可见,现代父亲既是一个承担“养家糊口”重要职责的家庭成员,更是一个孩子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他人”。如果父亲角色缺失,会使儿童生活的家庭环境不完整,也有可能造成其心理发展的缺陷。
提高父亲角色的参与
改善父亲角色参与要从社会、家庭以及父亲自身这三个方面入手。
社会方面父亲应获得如母亲一样的养育孩子的机会和权利。社区可以为父亲提供一些学习如何为人父的机会,丈夫可以陪同怀孕的妻子上生育预备班或者让父亲在孩子出生之前或之后观看如何更好地为人父的录像;或者开设父亲课堂,专门为父亲讲授如何为人父的知识、经验、技能,等等。另外,我们还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让父亲拥有一定的时间参与孩子的教育活动。在西欧的一些国家如瑞典、挪威、丹麦,妇女生育孩子以后有产假,而父亲也获得了相应的“父亲假”,即让父亲有机会从孩子出生时就开始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乐趣,从孩子“哇哇”坠地开始就不自觉地去了解孩子,体验为人父的喜悦,而不是仅能在中午休息的时间或下班以后到医院或回家陪伴孩子。瑞典政府自1991年以来就允许父亲每年请假2天去访问孩子的学校或托儿所,或者出席学校举行的活动。
家庭方面母亲的态度、家庭生活的和谐程度、婚姻的满意度都会影响父亲的角色投入或参与水平。相关的一些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如,对婚姻现状持满意态度的父亲在妻子怀孕的时候就开始投入到育儿工作中去了。另外,父亲参与水平高低可能取决于家庭婚姻关系的支持力度。所以,提高父亲的参与水平,要考虑到母亲的态度和婚姻的满意度等因素。
父亲自身父亲要提高自身的育儿技巧,这是改善父亲角色参与的前提条件。父亲要有科学的育儿观,要掌握教育孩子的途径。可以参考下列几点:尽可能参加家长会;多角度多途径了解孩子,如从孩子的社会交往对象、从孩子的情绪变化、从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等方面,以及通过书本、专家讲座等途径了解孩子的特点、规律;主动与母亲配合,协同教育孩子;做孩子的玩伴,让孩子愉快地、不知不觉地受到良好的影响。
父亲要更多地给予孩子时间和关怀。每天都花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可以是几十分钟,也可以是十几分钟;要尽可能陪孩子一起游戏;要经常抚摸孩子,让孩子知道父亲是关心他的,对于孩子来说,父亲的一个拥抱、甚至一个微笑都是世界上最令人愉快的事情;尽可能争取机会与孩子一起旅游或外出,甚至仅仅是去超市或在家附近散步,对孩子来说都是一段愉快的时光。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