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总论
为了贯彻实施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导幼儿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现结合北京地区幼儿教育发展实际制定《北京市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城郊各类幼儿园及其他学前教育机构,均应遵循《纲要》和《细则》的要求,开展幼儿教育工作。
一、 幼儿园教育总要求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与教育与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幼儿园全体工作人员要热爱幼儿,尊重和保护幼儿的人格和权利,严禁歧视、虐待、体罚和变相体罚、侮辱幼儿人格等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自觉抵制各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方案、教材、学具、活动及比赛等。
二、 幼儿、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
(一) 幼儿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幼儿在生理、心理等方面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与发展规律。由于先天素质、家庭环境、生活经验的不同,幼儿在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发展潜能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
幼儿是积极的活动者和主动的学习者。直接经验感知、操作和游戏活动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幼儿在学习中活动的主要是具体经验。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心是幼儿内在生命本质的展现。幼儿在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驱使下,对周围世界中任何新颖、陌生或难以理解的事物都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并以自己的方式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
有而是勇于实践的探索者。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探索和实践活动实现的。他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必须以具体的事物和材料为中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物体的直接操作。幼儿正是在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了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幼儿喜欢模仿。模仿是幼儿语言、社会等方面学习的重要方式。通过模仿,幼儿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它既可以使幼儿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可能学到不良行为。幼儿经常接触的成人、同伴是他们模仿的主要对象。此外,一些影视作品中鲜明的艺术形象也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
幼儿的学习活动往往与游戏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游戏和生活中不断出现的真实问题情境使幼儿不断调动和运用已有的经验,并在不断面临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经验。因此,游戏和日常生活是幼儿进行各方面学习的主要途径。
(二) 家长
家长是幼儿成长中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幼儿最持久的教师。家长的教育理念和言行直接影响着幼儿身心发展。他们对幼儿游戏和活动的关注以及所表现出的兴趣,与幼儿的进步、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家长与教师的有效合作,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游戏水平以及学习能力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家长不仅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更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只有家长有效地参与幼儿教育,才能使幼儿真正的健康成长。
(三) 教师
幼儿教师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同时又是幼儿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对待幼儿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当做到——
1、 不断的提高自身修养,用自己的情感、态度、言行举止给幼儿以积极的影响。
2、 热爱、尊重每一个幼儿,善于观察幼儿,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及家庭成长环境有充分的了解。
3、 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班级教育计划,灵活地实施教育,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4、 尊重家长,主动与家长沟通,并与家长合作,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5、 善于开展社区学前教育工作,发现并利用社区和周边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合理的组织教育内容。
保育员也是教育工作者,其行为同样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保育员应当结合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正面而积极的影响幼儿,与教师密切配合,使幼儿生活安全、快乐;活动主动、积极,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