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听到父母夸我,就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刚上高中的小军(化名)说,“他们逢人就夸我优秀。小时候,我还为此自豪,可现在我最烦的就是听见他们夸我。”近来,为了不让父母再拿他炫耀,小军考试时甚至故意把题做错。 小军的苦恼,凸显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轨迹。当他们还是懵懂顽童的时候,自我意识尚未形成,对家长的依赖心理极强。他们常会问父母“我这样行吗?”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父母是至高无上的,受到家长的赞许是令人无比欣慰的。但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心理就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首先,独立意识开始萌发,他们期望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找到真正体现自身价值的东西。自身价值实现后,例如,取得了好成绩,他们更愿意独自品尝胜利的滋味。如果父母频繁地向别人夸耀自己的孩子,会让他们感觉自己的私人空间遭到了入侵。于是,许多孩子选择了与家长的意愿背道而驰的做法来表达自己“争取独立”的意志。
其次,在青春期的孩子看来,他们争取好成绩只是为了赢得一份骄傲,而不附带任何其他的意义。如果这些成绩总被父母挂在嘴边,孩子就会认为这份令他们骄傲的财富已经失去了本来的价值,变成了被父母炫耀的资本。一位中学生曾对我说:“我宁愿做餐桌上的一只碗,也不想当家里多宝格里被夸耀的摆设……”于是,任何评价一旦与父母的虚荣挂上钩,立刻就成为他们“逆反”的对象,个别孩子甚至表现得像小军那样“不通情理”。
虽然,夸奖本身是家长与孩子情感互动的极好方式,但也要讲究策略。首先,当孩子表现良好时,家长一定不要吝惜赞许的言语,应该及时给予他们最真诚的表扬。这样,孩子会不断重复这种良性行为。当然,家长不要仅仅拿过去的事情夸奖孩子,那会使他们对当前行为产生不良的认知。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切忌在他人面前无休止地夸奖孩子,这难免有炫耀之嫌,也会激活青春期孩子的逆反情绪。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